日期:2025-10-11 12:27:26
80%的视频教学原文,加20%的案例图解!以文为主,次图为辅。并非一张图,几句话的知识点荟萃。由多位师兄弟共同参与,对于难懂的知识点再讲解,拥有极高的编辑水准。达到“完全脱离视频,只需书籍阅读”即可精炼整套交易体系。特别提醒;以下内容篇幅介绍有限,或有删减,正版建议参考;摩尔缠论实体书(完整版)。
今天我们要讲的线段,和大家在基础知识点里学到的线段有很大区别。不过,我不是要跟大家说如何通过辅助工具来画线段,那是我们第二阶段会学习的内容。在第二阶段,我们会学习如何借助辅助工具找中枢、确定真正的级别,处理中枢升级问题也会变得更简单,还会学习如何通过辅助工具精准找到买卖点,以及在经典交易模式中,如何利用辅助工具找到想要的利润差,这些都是第二阶段学习的重点。
要理解这些,首先必须解决一个问题,那就是对级别的正确理解。对于没有学过基础知识的同学来说,可能很难理解“常量级别”,要是连级别的节奏都把握不准,就更谈不上做好交易了,交易结果自然也不会理想。因为级别就是交易的节奏,不过,接触过基础知识的同学,对级别应该不会有任何问题,因为它本质上就是一个表象问题。就像佛家所说,不能只停留在表象,要看到本质。所以在高级课程中,我不会再详细讲解级别,如果有同学对级别不理解,可以回看基础知识点的内容。我会简单提一下什么是级别,重点还是放在线段上,虽然课程标题是“线段的级别”,但内容也会包含线段的分类,以及一些关键要点。
展开剩余94%课程核心就三句话,但这三句话包含的内容需要大家仔细领会。
第一句:什么周期图上的走势,就对应什么级别?
在基础知识点课程中,我们会用一个半小时左右的时间详细讲解级别,但今天,我们只用一两分钟来解决这个问题。同学们,传统缠论中所谓的级别,其实只是换了个名称而已。在传统缠论里,人们会把日线级别的走势称为30分钟级别走势,把线段称为5分钟线段,把笔称为1分钟笔。这是因为传统缠论主要研究的是日线级别图,通过递归原理得出这样的称呼,但其本质表现的还是30分钟的走势。
可如果按照传统缠论的说法去理解,你会发现,日线K线图明明是日线周期图,却要说成是30分钟走势,还有5分钟线段、1分钟笔,很多同学在这个过程中,还没开始研究交易节奏,就先被这些级别名称搞晕了,根本不清楚级别到底是什么概念。其实事情很简单,是缠论把它复杂化了。所以我们在学习过程中,一定要透过工具本身,去了解市场的本质,看到事物的核心。工具就是工具,方法也是工具,我们通过方法要学习和理解的,是对市场的真正认知,就像我们通过学习“活法”,是为了对生命本质有更深的认识一样。
明白这一点后,我们只需换个名称就能理清级别。把日线级别的走势直接叫日线级别走势,把线段叫30分钟级别线段,这样就足够了,而且我们也不看“笔”。如此一来,在一张日线周期图上,你看到的就只有30分钟级别线段和日线级别走势。也就是说,什么周期图对应的就是什么级别的走势,就这么简单,没有其他复杂的逻辑。我就简单带过,相信大家都能明白,要是还有不明白的同学,回看基础知识点就能搞清楚了。
接下来,我们进入今天的重点,其中涉及的内容,需要大家透过工具的表面,看到市场的本质。首先我们来解决第一个问题:线段只有一个级别,那就是次级别。同学们对这句话的理解可能不深,我们结合图表来一步步分析。今天的重点,就是要让大家明白,在职业交易者眼中,只有线段这一个核心概念,这也是我一直想跟大家分享的,但要讲透彻、讲清晰并不容易,不过我会尽力讲明白。
如上图所示,日线图上的一条线段,可以是30分钟级别的走势,也可以是三段,还可以是5分钟的走势(三段半)。
一个人表达的内容,能反映出他的思维方式。你既觉得它是30分钟级别走势,又觉得它是5分钟级别走势,这其实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,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?今天我们就要解决这个问题,在平时看盘和分析时,千万不要让自己陷入这种混乱中。还有同学提到“日线的线段”,如果说“日线级别的线段”,这种说法是对的,但如果简化成“日线线段”,表达就不准确了。
所以,对于线段走势,它前面一定要加上对应的级别。正确的说法是“30分钟级别线段”,而不是“日线级别线段”。如果说“日线级别的线段”,其实指的就是日线周期图上的线段,也就是30分钟级别线段,所以表达一定要清晰。但我想告诉大家的标准答案是:它是次级别。因为我们看的是日线级别周期图,所以日线级别的次级别就是30分钟级别,这个没错。但为什么说“线段只有一个级别,那就是次级别”呢?
你眼中永远只需要关注两个级别:
第一个;是日线级别走势。
第二个;是线段的级别,也就是次级别。
这个次级别有可能是30分钟走势,也有可能是5分钟走势,这是因为你需要通过区间套的方式,在更小的周期图中去观察它的内部走势,所以才会有30分钟走势或5分钟走势的说法。但我想告诉大家的是,从本质上来说,它既不是30分钟走势,也不是5分钟走势,甚至可能只是两段加上虚线,还不足以上升成完整线段。它的本质就是纯粹的线段,没有任何其他复杂的概念。
如上图所示,日线周期图上,30分钟三段,和日线级别走势,是同一级别。12为线段,23为线段。因为有的时候选股,需要的都是日线线段是上涨或者下跌的。对于股票来讲,你必须选择日线级别下跌线段进行操作。因为股票是只能买涨,不能买跌的。这样就不会局限于只交易日线三买。
这个要点在未来的学习中非常重要,因为从交易角度来看,我们关注的只有线段,而不是所谓的次级别三段,也不是次级别多少段。线段完美了就是完美了,终结了就是终结了,和它所处的环境没有任何关系,哪怕线段还没终结,走了多远,都是它自身的走势。这就是我们在看盘时需要建立的核心概念,看到线段的本质。
大家觉得它是30分钟走势或5分钟走势,这些都是你在观察它内部结构时得出的结论。那什么时候需要观察内部结构呢?只有在交易过程中,需要了解它内部演化情况的时候,才需要去看,除此之外,根本不需要关注内部结构。因为我们分析图形和周期走势时,不需要看之前的历史行情,永远只关注当下的走势即可。分析完当下走势,也不需要再去画之前的图形,完全没必要。
当通过日线级别三买点量化之后,发现会买到线段的中间位置,你如果只参与这条线段话,你参与的一定是线段内部的买点。所以,日线三买,是做30分钟级别的一种思路。你吃的是内部的本身。我们要做的是30分钟的走势,三段。当我们第三段出来,然后虚线回踩不破位置0,也就是线段1的高点,大涨。如下图,虚线回踩,不破位置0则是30分钟走势的三买。
三段体现的,就是30分钟级别的走势,你做的是30分钟内部的买点。
但为什么我要强调这个问题呢?因为这几年从同学们的反馈来看,很多同学会问:“老师,你帮我看看这个个股的图,我画的对不对?”我一看,他把5分钟周期图和完整的周期图全画出来了,其实根本没必要,只需要关注最后一段走势就行,之前的都不用管。
有同学可能会问,那为什么分析上证指数30分钟级别走势时,要把之前的都画出来呢?那是因为我每天要写文章跟踪行情走势,必须完整地表达出来。如果是我自己交易,根本不需要这样做,只看最后一段就够了。我这样做,是为了让大家能看明白。
讲这些,就是想让大家明白一个道理:在分析个股走势时,一定要清晰明确,在你眼中,只有一个核心概念——线段就是线段,它的本质就是线段,没有其他任何附加属性。明白这个道理后,再理解“级别的统一性”,你就会一目了然。
如上图,在日线周期图上,我们知道出现了三买点。如果你在三买点,买到了中间的位置,你依然可以做第三段。因为按照定律,任何的买卖点都可以起始点,后面还会有三段。
第三段细化如下;
如上图,在日线周期图是,是三条线段(位置1则是日线的三买点),而你真正参与的则是34线段,在日线周期图上,这也是线段。在30分钟级别图上,这是一条完整的走势。
接下来结合“级别的统一性”再讲一遍,大家可能会更容易理解。这个问题一定要真正领会,因为在我们看盘、交易、选股的所有环节中,眼中都只能有线段这一个核心,不能被其他因素干扰。
接下来,我们来聊聊“级别的统一性”,这个问题还要从传统缠论的问题说起。传统缠论是通过“笔”来分析走势的,很多同学没接触过“笔”,我直接跟大家讲核心。大家要知道,缠论不是圣经,我们学习的方法也不是一成不变的。唯一在变化的是市场环境和时代,时代不同,市场情况也会不同,所以我们学习方法时,一定不要死抠教条,比如“九段升级为中枢”“三笔构成线段”这些说法,它们只是数学推理关系,但这里面存在一个问题:谁能保证行情走到九段,就一定是对应的级别呢?没有人能保证,因为它本身只是数理关系推导,而市场走势受人性等多种因素影响,并非纯粹的数理推导能精准预测。
2500年前的佛经,到现在内容也在不断发展变化,任何方法最终都会突破固定模式。在第三阶段的学习中,我会让大家把第二阶段学习的内容全部忘掉,然后回归到自身本质,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交易随心,否则你永远无法突破,只能跟在别人后面,无法超越。
我讲这些,是想告诉同学们,我们平时理解的很多东西都是有局限的,通过数学推理得出的结论,在实际市场中很容易出现问题。那如果我们换一种思路,自己制定一个标准呢?比如我们现在学习的线段标准,它的本质就是日线级别的一条次级别线段,不能画出其他东西,而且它是按照四个基本要素、四个条件来画的,符合条件就是线段,不符合就不是,这就是次级别线段的明确表达,不是通过推理得来的。
它是日线级别周期图本身就存在的走势,不是推理出来的。之前我之所以对递归推理的方法有顾虑,就是因为递归本身就是一种推理。如果能直接找到走势本身的存在,为什么还要去推理呢?完全没必要。举个例子,一栋19层的高楼,它本身就是19层,摆在这里一目了然,你不需要通过计算地基、每层高度来推理它是19层。但在建造高楼时,我们需要通过数理关系精准计算每层高度,才能建成19层的高楼。可市场走势和人性,是无法通过数理关系精准计算的。所以我们要反其道而行之,回归市场本真,看到走势的本质。
讲了这么多,核心就是想告诉大家:我们看盘时,以精准的日线周期图为基准,在这个基准下,我们眼中看到的走势,要依据它本身存在的标准来判断,比如四个基本条件。这些是我们能直接看到的,不是推理出来的。明白这个道理后,你就能理解之前所说的职业交易者眼中的线段——它就是线段,没有别的属性。
有同学可能会问,那线段内部的走势不一样怎么办?
其实线段内部走势不同,就像人有高有矮、有胖有瘦、有男有女一样,形态不同,但本质都是人。线段也是如此,不管内部走势如何,本质都是线段。
明白这个道理后,我们在分析行情、判断行情、跟踪行情时,核心依据就是线段,就这么简单。接下来,我们再详细讲“级别的统一性”,讲完这个,大家对今天的要点会有更深入的理解。
我记得有位同学问过一个关于“级别统一性”的问题,问得非常好,他最初的理解是“是什么就是什么”,这和我们刚才讲的不谋而合——在任何行情走势中,在某个周期图里,你只需要看到线段,没有其他东西,这是第一个定义。
第二个定义就是“级别的统一性”,它指的是,如果我们把日线级别周期图上的一条线段,放大到小级别周期图中去看,会发现什么呢?我们随便找一条线段来分析,比如3042到后续的这条线段,这条线段是未完成级别的走势线段。
这和我们平时画线段的逻辑是相通的,很多原理都是一致的,这就是“级别的统一性”——从高到低,线段的高点就是走势的最高点,线段的低点就是走势的最低点,没有其他情况。
在这种情况下,我们由此延伸出的线段延伸问题、线段特殊分解问题、非同级别分解问题等,其实都是相通的,这就是“级别的统一性”的核心概念,没有其他复杂的含义。
有同学可能会问,这种分析方式在交易和行情分析中有什么作用和意义呢?意义很简单,大家要记住,我们判断行情走势,一定是以日线K线图为基准,而不是周线图。在日线级别周期图上,线段的高点和低点是多少,在30分钟级别周期图上对应的走势高点和低点就是多少。
确定了日线级别的走势,30分钟级别的走势也就确定了;而30分钟级别周期图中的一条线段,在5分钟级别周期图上看,它的高低点也是确定的,从高到低对应一致。
在这个原则下,市场行情的涨跌走势,从本质上来说是确定的,不会因为我们从不同小级别周期图递归分析而变得混乱。因为我们看图要先有大局观,再关注局部,这也是要讲的第二个重点——用大局观来参与局部交易,否则这堂课你根本听不懂。
大家要明白,小级别走势永远服从大级别走势,无论小级别走势如何震荡,都改变不了大级别的整体趋势。比如我们看某条线段的终结,线段终结只是一个信号,它可能预示着上涨,但从操作角度来说,未来走势是未知的,属于“无眼界、无意识界”的范畴,我们无法提前知晓。但交易本身就是对未来的一种预期,所以我们必须面对未来市场的不确定性,对未来走势做出判断,这是从操作角度来讲的。
但市场走势本身是已经形成的客观存在,比如我们在分析过程中看到的走势缓冲,它并不会改变下跌的整体结构。所以只要大级别走势确定了,无论小级别怎么震荡,都改变不了大级别的下跌趋势。这个原理在趋势性交易中非常重要,尤其是在期货、期权这类不需要选股,只关注走势结构的金融衍生品交易中,顺势而为是最安全的策略。
比如大家接触的原油期货、国内商品期货以及贵金属期货等,它们采用T+0交易机制。如果不明白趋势性原理,也就是结构性原理,很容易在市场涨跌中迷失方向,一会儿做多,一会儿做空,无法形成稳定的交易逻辑。说完这些,其实从选股角度来看,道理也是一样的。
所以“级别的统一性”包含两个核心:
第一, 对线段的理解——线段就是线段,不是其他任何东西;
第二,大级别走势永远是标准,小级别走势服从大级别走势。
理解了这些,我们今天要讲的第三个重点——“在你眼里只有线段”,就更容易领会了。“在你眼里只有线段”,这是要讲的职业交易者选股角度下,线段处理的核心思路。我们知道,日线级别周期图上的一条线段,就是30分钟级别线段,它可能是30分钟走势,也可能是在30分钟周期图上能找到三段走势,甚至可能是两段半走势,还可能是5分钟走势。这是传统意义上对30分钟级别线段的分类,但我们换个角度,从操作需求出发来分类——只操作上涨线段。
有同学提到“两段走势”“同级别分解”,非常好,这就是同级别分解的思路。那大家能不能告诉我,这两段走势分别是什么级别的呢?是下跌线段和上涨线段,但它们的级别有什么区别?比如,是什么级别的下跌线段,什么级别的上涨线段?有同学说是日线的两个线段,有同学说是周线线段,出现了不同答案。
其实答案很简单,核心就是“在你眼里只有线段”。当我们拿到一只个股的走势时,有些同学第一反应就是画图,但刚开始学习的同学总会问:“画线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,到什么时候结束?”
从现在开始,你的眼中从头到尾就只有一个概念:日线级别的线段,包括日线级别的下跌线段和日线级别的上涨线段,没有其他任何东西。大家要记住,未来在第二阶段学习用辅助工具画线时,就不会这么复杂了,从头到尾画的都是日线级别的相关走势和日线级别的线段,也就是日线的下跌和日线的上涨。
有同学可能会问:“如果走势是三段下跌呢?该怎么处理?”
有些同学会纠结,日线级别的线段一定要有日线中枢吗?我告诉大家,完全没必要。在你眼中,只有两个概念:日线的下跌和日线的上涨,没有其他东西。有同学可能会问周线中枢的问题,以四川金顶为例,很多同学应该对这只股票有印象。如果要画它的线段,其实就是几条日线级别的线段,之前的走势不用画,只画关键的线段就行。哪怕要画内部线段,也只需要画最后一段,其他之前的走势都不用管。
通过这种方式,你能明确判断它是日线级别的趋势上涨,还是可能在构造周线中枢或汇合式周期中枢。当你能划分出两条日线级别的线段时,就会明白它怎么可能形成所谓的日线标准线段了。再看上证指数,我们直接看日线级别的线段,有些线段还没有完成,可能会继续延伸,这些日线级别的线段之间存在本质区别——有的有日线中枢,是日线级别走势;有的没有日线中枢,就是纯粹的日线级别线段。
有同学会纠结“三段成线段”和“中枢成线段”,分不清走势和线段,其实从一开始,你眼中就只有线段,没有其他概念,这样就能理清思路了。那条有日线中枢的线段是日线级别走势,是30分钟级别的标准走势;而没有日线中枢的线段,也是日线级别线段,只不过它们的分类不同。用这种方式分析行情走势,逻辑会非常简单、清晰、透彻。
因为有的时候,我们选股的核心逻辑就是选择日线级别线段处于上涨状态的个股。大家要记住,在3000多只股票中选股操作,无论你做多么小级别的交易,都一定不要选择日线级别线段处于下跌状态的个股。哪怕是抄底,比如像福安药业那样,也要在170均线附近操作。关于如何精准找到抄底买点,我们会在第二阶段学习,现在大家要明确的是,选股时首先要选择日线级别线段向上走的个股。
很多同学在学完基础知识点后会问:“未来选股很难,日线三买的股票很少,日线转折的股票也很少,比如精益科技、康强电子的300转折,很难找到。”但为什么我讲课的时候能找到这些精准的300转折股票呢?其实逻辑是相通的,这类转折性的三买股票一旦出现,后续可以在小级别上进行滚动交易,收益会很不错。
但如果只死板地理解传统概念,认为只能选日线级别的三买股票,就会觉得选股很难。但如果按照我们今天讲的逻辑,选择日线级别线段上涨的个股,就会发现可选的股票多得多。比如沃特股份,从这个逻辑来看,它就是从日线级别线段的角度来选股的,再结合30分钟三买的信号,选股会变得很容易。
在第二阶段学习精准买卖点时,大家会对此有更深的体会,现在关键是要建立这种逻辑概念,先有大局观,再在第二阶段学习中细化知识点,这样整个交易方法就活起来了。有的时候我们做超跌的股票,如果它没有出现三买信号,很多同学不敢买,这就是选股逻辑的关键所在——未来在所有选股角度中,你要记住,核心就是线段,只有线段这一个核心概念。
这样做的好处很简单,能把所有复杂的东西简化,避免在操作过程中被其他无关因素干扰思路,把可简化的都简化,专注于核心线段。当我们明白“眼中只有线段”这个核心后,就能和上周直播讲义四讲到的“三段逻辑”完全画等号。有同学可能会问:“能不能看周线图呢?”未来我们做交易,一定要从日线级别看到30分钟级别,再到5分钟级别,因为我们的交易周期是日线级别,不是周线级别。如果能在日线级别看清楚走势,就没必要看周线图了。而且对于三类投资者来说,交易周期不能太长,周线级别的交易周期对于滚动交易来说,意义不大。
接下来,我们把直播讲义四和讲义5的内容结合起来分析。很多同学不明白,为什么所有走势过程中,我们都强调“三段”呢?包括在第一阶段后续的课程中,我们还会详细讲解“三段完美”,以及交易模式中的一买、二买、三买等概念。第一阶段的课程已经不多了,很快就要进入第二阶段学习。
为什么我们会把所有走势都和“三段交易”联系起来呢?
原因很简单,当我们眼中全是线段时,比如某只股票从6块9开始上涨,我们分析时只关注其内部的关键节点。“三段交易”中的“三段”,可以是线段级别的。我们结合图表来看,从日线级别角度理解,会非常容易。比如某段走势,我们直接画出30分钟级别线段,不管它是30分钟走势还是纯粹的30分钟线段,只要记住它是三段线段即可。
比如某段走势进入30分钟中枢后,我们不需要画完所有细节,直接看延伸走势就行,哪怕它不构造其他结构,直接延伸,也不用管太多。如果有同学问:“为什么这条线段这样画,还在延伸?”从30分钟走势来看,后续的走势依然是30分钟走势的延续。
大家要记住,这是30分钟级别的走势,可能和大家平时的理解不一样,不用着急,后面会详细说明。有同学可能会问:“为什么交易时发现30分钟三买,它怎么会是30分钟三买呢?这不对啊。”我们通过中枢重叠来分析,比如某段走势出现中枢重叠,形成三买信号,后续又出现新的重叠,这就是三买的体现。
还有同学会问:“为什么这是30分钟中枢呢?”
我画完图大家就明白了。有些走势是直接震荡,形成重叠,甚至出现九段重叠,也就是真正的九段走势。有同学会说:“这是日线级别的,那它的三买就是日线三买?”但仔细看,它可能只是5分钟线段。
从操作角度来看,我们如何理解这些走势呢?要讲的第三个问题,就是如何明确操作中的“利润段”,今天先给大家做个简单介绍。比如我们做30分钟级别、5分钟级别、日线级别的交易,这些级别概念告诉我们,参与某个级别交易,是期望获得该级别保障性的上涨收益。
打个比方,如果我们做日线级别的交易,意味着我们的周期比较长,期望获得日线级别保障性的上涨收益,比如某段下跌后的上涨走势。但我们参与的日线级别买点,其实是日线级别内部的买点,比如30分钟三买。这和基础知识点的理解可能不一样,现在我来告诉大家如何识别。
比如日线三买的概念,它对应的是日线级别的线段,这条日线线段需要出现完美结构,完全走完。有同学可能会问:“怎么理解‘走完’呢?”我们结合图表来看,它要完成整个走势过程。
大家要听清楚,我们参与某个级别的买卖,比如做日线级别的交易,参与的是日线级别内部的买点,比如30分钟三买,然后期望它完成日线级别的上涨线段。这条日线线段的完美结构,就是要走完整个上涨过程。
有同学可能会问:“我做日线三买,就在某个位置买入,但我只做其中一段走势,比如30分钟线段的上涨,这时候该怎么操作呢?”这就涉及到利润段的问题了。如果我们只做30分钟级别的一条线段,参与的买点绝不是日线三买,而是这条30分钟线段内部的买点。
那这条线段内部的买点在哪里呢?
在它本身的走势结构中,我们稍后再详细说这个问题。
所以,日线三买的作用,是为做30分钟级别交易提供一种选股思路,先通过日线三买确定选股的大致范围和门槛,再在其中寻找30分钟级别的交易机会。有的时候,一买之后的一买或二买之后的走势,也是做30分钟级别交易的机会,其交易模式对应的利润段,也是30分钟级别的,它的买点同样不是日线三买这种线段结束后的量化买点,而是30分钟线段内部本身的买点。
换句话说,当我们做30分钟级别交易时,能获取的利润段,不是从头到尾完整的线段收益,而是其内部关键段的收益。如果没有缠论的级别概念作为参照,根本无法搞明白这一点,但有了级别概念后,就能清晰找到内部的利润段。大家最喜欢做的交易级别主要有三种,那如果要获取30分钟级别的利润,既然不是通过量化买点介入,而是通过30分钟线段内部的买点介入,那什么买点介入比较好呢?就是讲的“三段当中构成的三买”。从三类职业教育者的角度来看,有些走势过程我们不参与,因为它可能很快就下跌了,我们要寻找的是有潜力直接突破性爆发的走势段。
这就告诉我们,从头到尾参与的其实就是“三段”,也就是30分钟级别的走势,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一直强调“三段”的原因,因为“三段”完美体现了30分钟走势的核心结构。
比如某段走势,我们可以理解为两个关键的30分钟走势段,哪怕它中间有震荡,形成30分钟走势中枢,它也一定不是日线中枢,因为从头到尾它就是30分钟级别的走势。当我们在这个时候买入,做的是30分钟内部的交易,要等到这条30分钟线段结束后再卖出。只要线段没有结束,就可以一直持有,直到跌破关键点位再卖出,这是一种交易方式。
但我建议,在这波行情上涨之后,如果能进行快速滚动交易,比如基于5分钟级别的滚动,就没必要等到30分钟线段完全结束。基本上,这波行情上涨后,只要逻辑启动,30分钟级别就开始起涨了。一旦30分钟三买触发,这条线段基本就完美了,只要到了关键的1三根K线之后,就要关注卖点信号,一旦出现量化卖点,就可以卖掉,这样短短几天就能获得不错的盈利,实现快速滚动。
我们会学习两种滚动交易方式:
一种是单个个股的滚动,另一种是不同个股之间的滚动。我们只专注于一种交易模式,不考虑过多个股因素。
讲的逻辑概念,其实就是同级别分解的理念,同时也告诉我们,要通过日线级别线段,引入到30分钟级别内部,找到核心交易机会,这就是背后的逻辑,很多方法其实都是相通的。
这个重点的核心在于,当我们参与一条30分钟级别的线段交易时,要保障它有最大可能上涨。未来在第二阶段学习选股时,会涉及“比价系统”,就是如何选出涨得更快、更好的股票。如果想在三到5年内,把50万滚动到1000万,靠买入震荡的股票反复滚动,是不可能实现的。所以,我们要选的股票,最好是能持续上涨,而且比其他股票涨得更好。
这种选股和交易思路,在选股和交易过程中必须重点考量,尤其是对于三类交易者来说,在大盘下跌过程中,如何买到上涨的股票,这种思路就显得尤为重要。未来在第二阶段讲解选股和趋势交易模式系统时,会把这些内容讲得更加细致。
今天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,比如对交易模式的理解等,但今天主要是让大家提升对“线段”核心概念的认知。大家要明白,参与某条线段的交易,不是孤立的,要考虑整条走势的逻辑概念。比如日线级别的走势是某个状态,而做30分钟级别走势交易时,是在日线走势的保驾护航下寻找上涨逻辑,但真正参与的交易机会,是在30分钟级别的关键线段中。
有同学可能会问:“三段的起点怎么找呢?”如果你还问这个问题,说明还没有完全理解核心。首先,在你眼中,没有所谓的“真正的三段起点”。当你关注某条线段时,线段的起点就在关键的转折位置。但我们参与交易时,一定要有“三段保障”,因为没有这个保障,无法确定走势一定会上涨。
在实际市场中,很多个股的走势并不理想,比如有些个股在震荡后依然无法上涨,这种情况非常多。如果只看到前一条线段下跌,就认为后续一定会上涨,是不严谨的,中枢震荡也可能持续很久。谁能保证前一条线段下跌后,未来一定会上涨,而且涨得很好呢?没人能保证,只有等走势走出来之后才能确定。
如何提高准确率,如何提高买卖点和选股的精准率,比如出现错误信号后如何应对,这些在第二阶段学习选股系统时就会明白。比如从日线走势来看,某只股票的下跌走势有三段,形成日线中枢,保障后续的三买上涨,这和我们之前讲的逻辑是一样的。换句话说,我们所说的日线三买逻辑,从周线级别来看,也是类似的概念,比如某段上涨后突然下跌,再继续上涨,日线走势会很好,但这种情况非常少,因为周线级别的周期太大了。但如果碰到这种走势,比如某段日线线段上涨后,突然出现30分钟线段回撤,这和我们讲的逻辑是同一个概念,是日线级别的走势延续,不是其他三段走势。在牛市过程中,有些个股的走势会非常强劲,比如沿着170均线上涨,甚至出现177根K线连续上涨,期间不构造中枢,也没有九段震荡形成的日线中枢,只有关键的三段线段。
在牛市中,有些个股上涨速度很快,突然出现30分钟线段回撤,这种个股其实非常适合交易,但很多同学不敢买,觉得上涨后会因为背驰而下跌,其实并非如此。很多时候,个股在上涨过程中依然会有很好的买点,有些同学不敢买,就是因为对线段走势的理解不到位。
今天讲的内容已经很明白了,我们再以漫步者为例,去掉复杂的指标后,如果直接看走势,可能看不清楚,但如果换个角度,从线段来看,它的走势就是两个核心概念:下跌线段和上涨线段。没人能事先知道它能涨得这么好,走势只能走一步看一步。
做个小结:核心就是“眼中只有线段”。这么简单的一句话,要真正入心,需要大家反复听课,有问题及时提问。但大家要明确一点,在所有理解中,一定要学会“化繁为简”,很多东西本质上都很简单,不要想太复杂。
如何提高准确率,如何提高买卖点和选股的精准率,比如出错后如何应对,这些在第二阶段学习选股系统时就会清楚。还有同学对“日线级别线段”和“日线级别走势”有疑问,其实很简单,以后不要说“日线的线段”“周线的线段”,这种说法不专业,直接叫“日线级别线段”“30分钟级别线段”就行。30分钟级别线段就是30分钟级别线段,日线级别线段就是日线级别线段,不要把事情搞复杂。
之前在基础知识点课程中,我们那样讲级别与周期图的关系,是为了让大家理解级别之间的关联,现在就不用再纠结那些细节了,直接明确“30分钟级别线段”“日线级别线段”即可,非常简单。
学习的关键在于“化繁为简”,很多简单的东西,我们会通过不同方式、不同侧面反复讲解,比如第二阶段学习时,依然会围绕这些核心概念展开。给大家讲一个佛学典故,帮助大家理解学习过程:在学习佛法时,讲解佛经内容,不同的人感触不同。就好比一个视力正常的人,带领一群盲人去寻找治疗眼睛的方法,途中要经过崎岖颠簸的石子路。视力正常的人会提示大家“向左走”“向右走”,但后面的盲人队伍,可能在听到“向左”的命令时向左走,听到“向右”的命令时,实际走的还是向左的路线。
这个典故告诉我们,学习时不要纠结于表面的“左”和“右”,要朝着“光明”的方向前进,也就是透过方法看到本质。不要停留在方法本身,要通过方法了解市场的本质逻辑,在这个过程中寻求突破。这是我在高级课程中一直强调的,方法是工具,工具背后的本质才是大家需要掌握的。
市场和交易的很多表象会随着时间和时代演变而变化,但交易的本质不会变。这些本质性的东西往往很难理解,所以需要大家真正入心。如果实在无法一下子领会,也可以先按照方法论练习,但过程中可能会因为不理解而遇到阻碍,比如绕不过去某个知识点,停滞不前。但只要坚持下去,回头再看,自然会明白当初的“左”和“右”其实并不重要,重要的是你已经走过来了。学习过程也是如此,我一直强调,学习资本化交易要做到两点:第一,独立思考,不要被他人影响,等自己真正学会后,再分享给身边的人;第二,坚持,遇到困难要迈过去。很多简单的内容,我们会反复讲,只是方式不同而已,比如第二阶段学习时,依然会讲这些核心概念。
在学习第二阶段用三条均线画不同级别、找买卖点时,大家会有更深的体会:原来可以直接画、直接拉,打开局部看内部走势就能找到关键点位,非常简单,不用考虑太多其他东西。
最后,我们简单看一下大盘。对于大盘,其实无关涨跌,不要纠结于它是涨是跌。比如大盘在2876点时,突破2876点就开始上涨,接下来的操作就是选股、买股票、卖股票,和大盘的短期涨跌关系不大,只有当跌破关键支撑位时,才需要考虑风险。
为什么这么理解呢?
很简单,比如某段走势,我一直说会持续上涨,直到出现结构结束信号。在上涨过程中,如果没有出现卖点,可能会出现震荡,比如5分钟中枢震荡。如果未来真的要上涨,你手上的个股该涨还是会涨,该跌的还是会跌,此时看大盘意义不大。
大盘什么时候有用呢?
主要在风险确认的时候。比如出现三卖信号时,不建议开新仓,个股出现卖点就及时卖出,等新的5分钟上涨走势出现再考虑操作。目前如果没有三卖信号,就可以正常操作。
有同学可能会问:“如果大盘直接砸下来,不给三卖信号怎么办?”如果大盘直接下跌,期间能给买点的个股会很少,只有少数不受大盘影响的个股可能依然上涨,但大多数个股不会有买点,此时不需要选股,有个股的话,出现卖点早就该卖出了。
所以大盘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风险确认和机会确认上,大部分时候,大盘的涨跌和个股操作关系不大,因为我们做的是选股操作。但如果做期货,大盘的结构走势就很重要了,比如某段上涨走势,一卖点卖出减仓,二卖点清仓,之后就不用管了,不建议等三卖点再操作。
比如某段下跌走势,三段之后继续下跌,没有上涨迹象,此时就没必要买入,只能坚守个股,等待卖点操作。因为连5分钟中枢震荡都没有的下跌走势,后续下跌幅度未知,没人能预测。
目前来看,大盘立马跌回来的可能性比较小,因为有基本的震荡逻辑支撑。所以只要没有系统性下跌风险,大盘的涨跌和我们的个股操作关系不大。
发布于:江西省配查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